雖說智慧工地在國內起步較晚,但當前已廣泛運用于建筑施工現場,回顧其發展歷程,主要有三大階段,分別為2010-2014年、2015-2019年、2020年至今,數字建造時代也從1.0進化到了3.0。在編者看來,智慧工地如火如荼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經濟兩大層面的影響。在政策層面,國家與地方各省市近年來正不斷出臺多項政策,對建設工地的智慧化程度提出要求,積極鼓勵智慧工地產業發展;在經濟層面,智慧工地的出現讓施工現場告別傳統的粗放式管理,使項管邁向精細化。
智慧工地自2010年發展至今也有十三個年頭了,其作為數字化技術和建筑行業的有機結合,以數字生產力重新定義了施工現場,引領著建筑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未來隨著中國建筑業總產值的上漲,國內智慧工地在政策如此利好的背景下,發展前景想必也將會持續向好;智慧工地加盟的市場發展潛力自然更不必擔心。
目前,智慧工地下游主要以建筑企業為主力。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建筑業企業從2013年的7.8919萬家上漲至2021年的12.8743萬家,呈現著逐年上漲的態勢;隨著下游企業數量的上漲,智慧工地需求也隨之增加。對此,編者又想起了一家早在多年前便抓住了風口,向全社會開放智慧工地加盟的智慧工地企業——廣東共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全球共德)。
據編者了解,全球共德在智慧工地剛開始發展的第一階段就已創立,創始人基于深耕建筑行業十余年的落地經驗著手推動智慧工地管理系統在建筑工地的覆蓋應用,并率先開創出智慧建筑生態圈模式,讓企業通過智慧工地這一切入點實現建筑產業鏈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全球共德智慧工地管理系統作為智慧建筑生態圈模式里的重要一環,目前已有數千個成功的智慧工地落地案例,項目軌跡遍布全國超20多個城市和地區,旗下的智慧工地加盟模式也早已非常成熟。
毋庸置疑,建筑行業已經成為了我國國民經濟中發展速度最快的行業之一。當下國內大部分城市已經將智慧工地建設作為重點發展目標,可以預見的是,智慧工地加盟這一新型投資方式的發展潛力將會有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